信用卡申请
首页 >  信用卡中心 >  信用卡资讯 >  结束十年“婚恋”:浦发与花旗分道扬镳

结束十年“婚恋”:浦发与花旗分道扬镳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撤离更有利于中资银行“自立”。

分析人士认为,自从中国移动购买浦发20%股权之后,市场就已不再预期花旗可能给浦发带来管理改善或业务提升,因此花旗退出并不会影响浦发银行的长期价值。不仅如此,有专家指出,外资银行的撤离,或许会给中国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月20日,花旗银行清空所持浦发银行股份的消息,让浦发与花旗近十年的“婚恋”以结束告终,双方最终选择分道扬镳。根据浦发银行的公告,此次花旗银行共售出2.714%浦发银行股份,约5.06亿股;此次出售之后,花旗银行在浦发的股份为零。按照当前汇率,此项交易的全部收入为6.68亿美元,计税后花旗获利3.49亿美元。

 

十年“婚恋”路途坎坷

2002年12月31日,花旗银行以总额6亿元获得浦发银行5%的股份,双方共同宣布已建立起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

在随后的时间里,与花旗的合作让浦发银行受益匪浅。体现最为明显的是信用卡业务,“一是拥有了一批优质稳定的客户群,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日益提升;二是通过引进花旗的海外经验,结合浦发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套较为健全及领先的业务管理体系、风险管控体系及合规内控机制,为信用卡业务的稳健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三是建立了完备的信用卡后台系统,为未来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培养了一支专业的团队,在信用卡市场营销、调研、运营、客户关系管理、信贷审批、风险、反欺诈、催收、财务、合规等不同专业领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基于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2006年2月签订协议:花旗承诺增持浦发股份至19.9%,并在5年内维持积极合作关系,帮助浦发在5年内成为一家优秀的商业银行。

而变数也发生在此后不久。2006年11月,花旗集团牵头的投资团队购买了广发银行85%的股权,其中,花旗银行持有广发银行20%股份。

不仅如此,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花旗银行受损严重,而对于急需补充核心资本的浦发银行而言,借助花旗银行的力量已变得遥不可及。2010年,浦发银行再次引进中移动作为新的战略投资者。中国移动也凭借购入20%的股权一举成为第二大股东。

“花旗退出浦发实属必然。随着花旗入驻广发银行,而浦发银行被中移动收编,花旗银行在浦发中已经下降为财务投资者角色。在欧美金融机构流动性普遍收紧的情况下,花旗出售浦发股权,兑现浮盈也属于必然。”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

 

花旗退出不影响浦发长期价值

“今天之后,花旗与浦发银行的长期战略关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欧兆伦如此评价双方今后的关系。

据了解,花旗与浦发已达成一项新的合作战略,将继续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未来在扩展海外市场方面,花旗会利用全球网络,对浦发提供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在国内市场上,会在机构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个人金融业务、信用卡业务方面加强合作和交流。”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花旗退出浦发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对市场心理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出售价格8.33元仅为2011年1.04倍PB。大宗交易价格8.33元,为浦发当前价格的9折,仅相当于2011年1.04倍PB和5.7倍PE。当前浦发是A股银行股中PB最低之一,而花旗还愿意9折出售,这对于二级市场心理来说会造成负面影响。”金麟认为。

“此次浦发股份的出售对象是太保集团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这两者都不太可能成为浦发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因此这5.06亿股构成未来的供给压力。”金麟说。

但从长期来看,花旗出售股份并不影响浦发价值。“虽然此前花旗与浦发有过一些合资、合作项目,典型例子是合资成立信用卡中心,但自从中国移动购买浦发20%股权之后,市场就已经不再预期花旗可能给浦发带来管理改善或业务提升。所以,我们不认为目前浦发明显偏低的估值之中包含着与花旗银行合作的溢价,也正因此,此次花旗退出并不会损伤浦发银行的长期价值。”金麟表示。

 

外资撤离有利于中资银行“自立” 

实际上,不止是花旗银行,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外资金融机构就在不断出售其持有的中资银行股份。2008年12月,瑞士银行清空所持33.78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8.08亿美元;2009年1月,摩根大通减持244.6万股招商银行H股,涉资3552万港元;2010年5月,新桥投资挥手告别深发展,套现最高达98.05亿港元……

中资银行股份连番遭遇减持或清空,引发各界反思几年来中国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得失。

“引进战略投资者无论在公司治理、业务流程还是产品研发等方面都给中资银行带来了先进的理念,这几年中资银行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如果当初还是靠国家注入资本金,我国银行业能否有现在这样的运营及盈利能力则值得怀疑。”一位国有银行人士表示。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依靠战略投资者来改进银行管理并不可靠,而外资战略投资者如果找不到渐进增持甚至控股中资银行的路径,就会变为财务投资者,所以减持不奇怪,尤其是在他们遇到财务危机时。因此有专家指出,外资银行的撤离,或许会给中国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吴志峰直言,在东欧国家,外资银行控制了70%的银行,而一国银行业如果被外资银行控制,在他看来是灾难性的,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更是如此,因此,他认为战略投资者现在减持对中资银行是好事。

事实上,当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国获得法人银行资格后,对中资银行无所保留的技能传授就会受到制约。花旗银行就是一个典型,自从花旗中国法人银行在2006年底成立,其对浦发的热情就已然减退很多。

“不能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银行改制的必要条款,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的眼光要向内,不是指望靠外部压力来推进,而是要通过内部机构的制衡来推进,比如对内资企业开放,引入民族企业作为银行股东,通过股东之间利益的制衡来改善银行治理。”吴志峰说。

“说到底,发展还是要靠中资银行自身。因此,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退出,对中资银行来说,是个‘自立’的好机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关注 卡宝宝 (ID:cardbaobao2021)公众号 ,获取更多放水资讯,学习更多提额秘方。


卡宝宝公众号 卡宝宝申卡
看过该文章的网友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