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申请
首页 >  信用卡中心 >  信用卡资讯 >  马云做信用卡业务的合理性初探

马云做信用卡业务的合理性初探

      

  人家马云没有说要做信用卡。

  不过,《华夏时报》周末的报道,指出支付宝正在准备进军信用卡领域。

  聘请了仲跻伟、宋靖仁和薛永嘉,三位在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室工作过的职业经理人。其中仲跻伟在2004年至2009年初担任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首任总经理。现在他是支付宝战略委员会主席及支付宝董事。

  支付宝对报道作出了回应,否认将进军信用卡,表示仅仅是人才交流。但是这个话题既然提出来了,而且是普遍关注的,那么也可以展开一下。

  先看历史:2002年12月招商银行发行国内首张符合国际标准的“一卡双币”信用卡。

  那个时期,信用卡仍然被认为是一项,市场有待启动的业务。一般来说,信用卡发卡的盈亏平衡需要一百万张,周期上需要五年。可惜这是海外经验,由于国内用户在信用卡透支、循环信用方面颇为审慎,因此发卡需要达到两百万张,或者三百万张,至于周期……

  2003年,招行信用卡发卡60万张,这个数字已经刷新了若干记录。

  而到2007年年初,人们获悉,前一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已实现盈利。在不知不觉间,信用卡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就银行业来说,今天的问题不在于发不出信用卡,在于信用卡用户的活跃度。

  而年轻一代,在互联网上充分体现了活跃性。通过B2C网站购买商品,通过团购网站实现服务消费……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代人新的媒介。

  证券公司发现,现在股市行情同交易大厅中的人群多寡没有必然联系,人们都在家中网上交易。当然,更多人通过网上银行查阅处理账单,或者更进一步,网上记账。

  第三方支付同信用卡有一定的契合。

  通常来说,人们先得在他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中充值,之后再用这一账户来完成支付。无疑,只有在账户中有足够的余额,才能完成支付。当然现在有卡通业务,即银行卡同支付账户绑定。

  很自然的思路是,如果账户有一定的信用额度,那么可以直接支付,之后在方便的时候,再予以归还。如此,用户更为便利,当然会涉及一定的费用。

  其实用户已经在平台型的电子商务网站,或者B2B2C上保留了许多记录,因此网站有可能在不要求任何信息补充的前提下,就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当然,之后的交易,也在网站的记录中,有问题,调整也很容易。

  交叉服务非常重要,如果特定账户同时接受几种服务,那么账户迁移的成本就会很高。不得不说,这个概念虽然属于银行,但是第三方支付显然对此更具敏感,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正是这几年所做的。

  当然,人人都知道,支付宝不是一家银行,阿里巴巴也不是一家银行控股公司,马云根本就不能从事信用卡业务。

  这里要引入,银行业中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概念。实际上,天然适合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只有一项,就是中小企业的抵押贷款业务。现在被强调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十分有限。而楼宇按揭业务已经涉及规模化特征。至于看似普通的信用卡,正如前面提到的,有相当高的规模门槛。一些城市银行业推出了信用卡,数十万张的规模,当然是不可能赚钱的。

  信用卡业务的背后是零售银行业务,一些具体的业务同样涉及规模特征,换言之,即便拥有了客户,客户价值实现仍然很难。

  而城市商业银行拓展的机会是两个方面,首先是并购,同时随着规模的膨胀,不断引入接近规模门槛的业务,另一种途径,就是同互联网密切结合起来,在某些服务上,突破地域的局限。

  因此,互联网公司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合理的。

  我们需要重读历史,信用卡的雏形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同银行无关,一些商家从招揽生意的角度出发,推出了所谓“信用筹码”,可以先消费后付款。

  有一个段子,说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一次就餐之后发现没有带钱包,最后夫人专程送来钱,尴尬之下,启迪灵感,于是在1950年成立了“大莱俱乐部”,并且发行了第一张塑料卡。他说服了一系列餐馆,而公司收入则来源于餐馆的佣金。

  1952年,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张现代意义上的信用卡。

  1958年10月美国运通公司推出首张运通卡。实际上,美国运通在1891年推出了美国运通旅行支票。美国运通将其长期积累的商户资源注入,或者更重要的是,其成功的品牌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关注 卡宝宝 (ID:cardbaobao2021)公众号 ,获取更多放水资讯,学习更多提额秘方。


卡宝宝公众号 卡宝宝申卡
看过该文章的网友还看了